商标之争引发水族行业“海啸”
1557
记者近日从广东省水族协会了解到,包括深圳、广州、东莞等地相关企业在内的水族行业,正在陷入一场由“UV赤”商标纠纷引发的动荡,不仅几十家企业相继 卷进一场旷日持久的商标争战,就连国内最大的水族协会——广东省水族协会也陷入这场漩涡……7日中午,广东省水族协会相关负责人就“UV赤”商标纠纷案举 行媒体见面会,介绍了商标事件的来龙去脉以及对整个行业的影响。
“UV赤”商标拉开纷争序幕
这场关于“UV赤”商标的纷争,在中国水族行业中已经持续了3年之久。
“UV”是英文UltraViolet的简写,主要含义为紫外线,广泛用于杀菌和消毒;赤虫是观赏鱼最适宜的食饵;“UV赤虫”在水族行业中指经紫外线杀菌处理的赤虫。但这些业内约定俗成的称谓在2003年之后,因为“UV赤”商标的注册而全部改变。
2002年12月,具有外资背景的以水族饲料为主业的一家企业,向国家商标局提出注册“UV赤”商标申请并获准,该商标注册类别为商标注册国际分类第31类,覆盖商品为宠物饲料等。
在“UV赤”成为注册商标的时候很多业内同行并不在意,但是随后一场由它引发的纷争即让整个水族行业震惊不已。在获得商标授权之后的短短几个月内,这家公司先后以商标侵权为名把深圳等地数家水族企业告上法庭,使这些企业遭到查封,并被处以罚款。
几乎与此同时,广东省内其他7家水族企业也同样遭到查封,更多一直以来都在使用“UV”、“UV赤虫”的水族企业也深切地感受到了“UV赤”商标带来的危机。
协会出面调解反而陷入漩涡
遭受商标危机的水族企业,纷纷向广东省水族协会寻求支援。
“2003年6月17日,我收 到了几家会员的申诉,说他们的企业被工商部门查封,理由是‘UV赤’被注册为商标。”据省水族协会会长杨钦泉介绍,省水族协会接到有关企业申诉后,随即出 具了一封给国家商标局的公函。大意为“UV”一词是英文紫外线的简写,十多年来被水族业内广泛使用、约定俗成,请商标局重新审议“UV赤”商标的注册是否 与行业整体利益相悖。
网站声明:法律快车以学习交流为目的,整合法律法规、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,遵守本网站规章制度刊载发布各类法律性内容,包括但不限于知识、案例、范本和法规等。如果涉及版权、商誉等问题,请联系我们,并提交问题、链接及权属信息,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后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及时给予处理。 [反馈渠道]
- 优选文章
- 延伸阅读
-
苹果亚马逊终结App Store商标之争
2013-07-11 224198人阅读
-
德国法院判决色情内容不受版权保护
2013-07-05 223969人阅读
-
假冒注册品牌润滑油商标
2013-07-04 224173人阅读
-
禁用“驰名商标”在商标法草案中惹争议
2013-07-02 224268人阅读
-
台“青啤”商标不予使用
2013-07-02 224501人阅读
2006
09/12
分享
顶部